<legend id="uirkd"></legend>
      <optgroup id="uirkd"><em id="uirkd"><del id="uirkd"></del></em></optgroup>

      <optgroup id="uirkd"></optgroup>
    1. <optgroup id="uirkd"><li id="uirkd"><del id="uirkd"></del></li></optgroup>

      經方驗方

      施今墨治療風濕病經驗略論

      施今墨

      [文章下載]

      【摘要】  

      【關鍵字】  

      中圖分類號:文獻標識碼:文章編號:

      施今墨治療風濕病經驗略論

      風濕病是一種頑固的疾病,早期可使關節腫痛,漸致功能障礙,晚期則關節變形,僵硬,可致殘,目前國內外尚無特效療法。中醫藥治療此病有相對的優勢。北京“四大名醫”之一施今墨先生博覽群書,醫理透徹,又有60余年臨床經驗,治療風濕病有獨到的經驗。本文對其經驗作一小結,作為筆者學習心得,也為風濕病的臨床治療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。

      1.  辨證分四型

      施氏將痹證分為4種:    風濕熱證候(痛痹、著痹均有);②  風濕寒證候(痛痹、著痹均有);③  氣血實證候(痛痹多,著痹少,邪氣實);④  氣血虛證候(著痹多,痛痹少,正氣虛)。

      治則上他推崇張石頑所云:“行痹者行而不定,走注歷節疼痛之類,當散風為主,御寒利氣仍不可廢,更須參以補血之品,蓋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也。痛痹者,寒氣凝結,陽氣不行,故痛有定處,痛風是也,當散寒為主,疏風燥濕仍不可缺,更須參以補火之劑,非大辛大熱不能釋其凝寒之害也。著痹者,肢體重著不移,疼痛麻木是也。蓋氣虛則麻,血虛則木,治當利濕為主,祛風散寒亦不可缺,更須參以理脾補氣之劑。”對于熱痹,施氏宗《醫學統旨》所曰:“熱痹者,臟腑移熱復遇外邪,客搏經絡,留而不行,陽遭其陰,故瘁痹火翕熻然而悶,肌肉熱極,體上如鼠走上狀,唇口反裂,皮膚色變,宜升麻湯。以清血熱,祛風濕為治法。”

      2.  施治用八法

      施氏的立法分為八種:  逐寒、祛風、祛濕、清熱、通絡、活血、行氣、補虛。逐寒常用肉桂、附片、干姜、蜀椒、補骨脂、片姜黃、巴戟天、續斷;祛風常用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秦艽、芥穗、豨薟草、白花蛇等;祛濕常用蒼術、白術、云苓、苡仁、木瓜、牛膝、防己、桑寄生、五加皮;清熱常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龍膽草、梔子、石膏、知母、葛根、忍冬藤、丹皮、丹參、地骨皮、功勞葉;通絡常用蜈蚣、地龍、細辛、川芎、橘絡、絲瓜絡、桑枝、桂枝、威靈仙、伸筋草、新絳;活血常用桃仁、紅花、歸尾、玄胡、乳香、沒藥、蟲、血竭等;行氣常用陳皮、木香、香附、厚樸、枳殼等;補虛常用人參、黃芪、鹿茸、地黃、當歸、肉蓯蓉、狗脊、杜仲、菟絲子、何首烏、枸杞、山萸肉。

      3.  用藥特點

      行痹者施氏常用四物湯為主,加祛風之藥而治。痛痹者,寒重于風濕,當溫腎散寒為主,常仿安腎丸之意以桂枝附子湯加巴戟天、破故紙之類。著痹者,多見肢沉重,治以《金匱》防己黃芪湯為主方加味,并常用黑豆皮養血疏風,滋養強壯,用熱黃酒淋三次,可加強活血疏風之力,治足軟無力亦甚效。熱痹者,常用黑芥穗和紫草這一藥對,紫草涼血,黑芥穗引血中之熱由表而去,并通利血脈,止筋骨疼痛,病情嚴重者加用紫雪丹療效更速。因紫雪丹中有麝香,無處不到,止痛頗效,現代醫學診斷之結節性紅斑及急性風濕熱可參考使用?,F代醫學認為,急性風濕熱是一種與咽喉部A群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炎性疾病。藥理學研究認為,芥穗煎劑有解熱、鎮痛、鎮靜、抗炎、抑制變態反應慢反應物質的釋放等功能,紫草素及乙酰紫草素有解熱、抗炎、抑制遲發性過敏反應的作用,麝香對關節腫脹有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,還有鎮痛、抗組胺作用,都對風濕熱的治療有一定作用。

      4.  典型病例

      例1 艾某,男,28歲。一年多來遍身酸楚,天氣變化,癥狀加重。歷經大連、沈陽等地多家醫院診療,診為風濕性關節炎。經常有疲勞感,體力日漸不支,飲食二便正常。苔薄白,六脈沉軟無力。工作生活地處陰寒,汗出當風,病邪乘虛而入,積蓄日久,治未及時,風寒之邪由表及里,邪入日深,耗傷氣血,六脈沉軟無力,為正氣不足之癥,正虛邪實。當以搜風逐寒,益氣活血治之。

      處方:  川附片15克,烏梢蛇30克,杭白芍10克,制全蝎4.5克,川桂枝10克,酒地龍10克,酒川芎4.5克,西紅花3克,酒當歸12克,酒玄胡6克,生熟地黃各6克,石楠藤12克,北細辛3克,炙草節10克。

      二診:  初服2劑無效,恐藥力不及,繼服2劑,周身如蟲蟻蠕動,疼痛有所減輕,遂又連服4劑,自覺全身較前清爽舒暢,但仍易感疲勞?;颊咛弁礈p輕,周身清爽,是風寒之邪已被驅動,仍感疲勞,乃正氣不足。擬加用益氣之藥,扶正驅邪,處方:  前方去紅花、元胡,加黨參15克,黃芪30克,姜黃10克,附片加至30克。

      三診:  再服6劑,疼痛減輕甚多,精神轉旺,囑再服10劑后,原方加兩倍改為丸藥再服。

      本案患者年齡雖輕,但病程年余,數地就診無效,可見頗為復雜,但施氏僅診三次,用藥20余劑,就收良效,實由于辨證準確,用藥精當。病人只有28歲,但確系氣血俱虛,陽氣衰微,極宜重劑,以起沉痼,故用藥甚重,芪、附、烏蛇各30克,黨參15克,桂枝10克,均已超過施氏常用劑量,充分體現了施氏辨證論治思想,“有是證,用是藥”。方藥雖多,但多而不亂,配伍巧妙,桂枝、白芍、二地、細辛協調氣血,通達營衛,動而不凝;附片、黃芪起陽助氣,上下兼顧,蛇、蝎、地龍,石楠藤,搜風通絡,歸、芎、紅花、元胡活血止痛,充分體現了扶正與祛邪的關系,及益氣通衛、養血活血的動靜結合,疏風而不燥血,溫散而不助火,化濕而不劫陰。

      例2 李某,女,19歲,兩周前發熱、身痛,形似感冒,服成藥無效,旋即肘、膝、踝各關節灼痛日甚,四肢并見散在性硬結之紅斑。經某醫院診為風濕性關節炎。體溫升至38℃不退,行動不便,大便燥,小便黃,唇干口燥,舌質紅降,無苔,脈沉滑而數。

      證屬內熱郁久,感受風寒,邪停經絡。陰氣少,陽獨盛,氣血沸騰,溢為紅斑,是屬熱痹,當清熱、活血、祛風濕治之。

      處方:  鮮生地、鮮茅根、嫩桑枝、桑寄生各12克,忍冬花、忍冬藤、漢防己、丹皮、丹參各10克,左秦艽、紫草根各6克,黑芥穗6克,紫地?。保悼?,甘草節4.5克,紫雪丹10克(分二次隨藥送服),二劑。

      二診:  熱少退,病稍減,前方加山梔6克,赤芍、赤茯苓各10克,二劑。

      三診:  大便通,體溫降至37.2℃,痛大減,紅斑顏色漸退。原方去紫雪丹、忍冬藤、紫地丁,加當歸10克,松節10克,苡仁12克。

      施氏用藥,一般藥味較多,但多而不亂,配伍恰當;劑量一般也輕,一方面,藥味多可以彌補劑量輕之不足,另一方面,又有利于減輕藥物中某些成分對人體的毒害作用,在醫療事故多發的今天,這一點對我們很有啟迪意義。但我們又要認識到,施氏生活的時代是舊社會和建國初期,那時百姓貧窮,一般很少吃藥,故一旦吃藥只需輕劑量即可取效,這與當今醫保制度下人們“常吃藥、吃好藥”又有不同,后學者不可不辨。

      (張仕玉)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施今墨論臨證——近代名老中醫經驗集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友情鏈接
     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|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|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|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

          <legend id="uirkd"></legend>
          <optgroup id="uirkd"><em id="uirkd"><del id="uirkd"></del></em></optgroup>

          <optgroup id="uirkd"></optgroup>
        1. <optgroup id="uirkd"><li id="uirkd"><del id="uirkd"></del></li></optgroup>